再忆二中

发布时间:2012.09.29 作者:56届校友 杨永清 来源:校庆办 访问人数:8058

我第一志愿报考1952年刚建立的合肥第二中学,为何不报考一中?因为上一中则要比原初中同班同学低一级,又是以“同等学历”被录取,面子上过不去。新建的二中在南门外韩家洼的坡地上,尚未竣工,高一(上)借合肥一中上课,至1954年春季才搬到新校舍。

所有课程均与初中衔接,唯独英语因初中程度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停上),一册高一上学期的课本,系林汉达编的《The Standard  English Reaclers For Senior Middle Schools Book One》,两学期也未上完。顺便提一下,林先生时任教育部副部长,不幸时运不济,1957年被划为右派。高二开始全国向苏联学习,改学俄语,从字母学起,到高中毕业时充其量达到初小水平。我们同时代的人,外语水平不高与国家形势有关。俄语带卷舌音,学生大多不会,韩邦德老师也是半路出家突击学的,有时也结结巴巴,勉为其难。校长周心抚是1928年入党的老革命,行政13级,他自诩是全国中学校长级别最高的,我们当然深信不疑(不过后来到北京才知道101中学校长是张太雷的夫人恐怕高过他)。他生活朴实,穿着与炊事员无异,管理严格认真,成天在校园转悠,值得尊敬。后来他任安徽文史馆馆长。他讲过有次被捕写了悔过书骗骗敌人,放出来后照样干。“文革”中自然被打成叛徒,吃了不少苦头。

二中学生全部住校,每班男生一间大寝室,红砖瓦平房。每天吹号起床,按时就寝,宛如一座兵营。伙食极其清苦(每月7元左右),早餐全是稀饭,近乎米汤,有时大家故意发出吸粥之声,响彻饭厅。总务陈主任在大会上要求同学们不要发出“那奇怪的声音”,引发一片笑声。午晚餐是米饭,每周加二次小餐,一次大餐。小餐者,鸡蛋炒韭菜之类也。大餐有时是红烧肉,8人一桌,由桌长分捡到碗中,仅两三块,大家眼都盯着,唯恐分配不公。苦读诗书,理所当然。

那时校风纯朴,杂念不多,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女生较少,我们班上仅4位,恋爱者微乎其微。鲁业年与王延芬的“地下恋爱”在毕业后才真相大白,惊呼“这家伙真诡(鬼)!”对照今日早恋成风,只能哀叹人心之不古。学校以老教师为主,我在《二中的回忆》中已略作介绍,多是德高望重的表率,我等有幸得益于他们的教诲。1958年暑假回母校探望,方知不少老师命运坎坷,被划为××分子,甚者身陷囹圄,像英语老师郭明治等殁于狱中,令人感慨不已。

高中临近毕业,一是选择专业,将来干什么,二是物色大学。班主任任铸钧老师动员我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我与汽车有缘,确定为工科机械类。至于学校,清华已无任何悬念,已埋藏心中数年之久。早在50年代初,有部电影《民主青年进行曲》,是描写学生运动的,以清华园为外景,中西结合的校园令人向往。以后在书刊中经常读到名人往事,如钱三强、钱伟长、侯德榜、曹禺、闻一多、吴晗、梁实秋等等皆出身清华,羡慕不已。填写志愿时,有七个类别。每个类别可填三个学校,我前三个类别第一学校皆选清华大学。

我高中三年是努力认真的,但不疲于奔命,上课全神贯注地听,课后抓紧做作业,讲求效率。高考前夕,我还借了高尔基、契诃夫的小说来看,松弛脑筋。良好的校风、敬业的老师、和谐的氛围,是学有所成的必要和充分的条件。

高考考场设在第16步兵学校(现合工大北院)礼堂。酷暑炎夏,热浪滚滚,考了两天方感释然。扔下钢笔的次日,便突患疟疾(俗称打摆子),冷热交替折腾了数日。还暗自庆幸来得“是时候”,要是提前两天,不堪设想。

1956年8月18日,是预定发录取通知的日子,起了个大早,等待绿衣人(邮差)的到来。九点已过,心急如焚,按捺不住便往就近的梁发松家,一到门口见他笑容满面地告诉我,他取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他家离四牌楼邮局较近,故先收到。他大学毕业后在国防科研部门工作,不幸于前些年去世。我转身回奔,时见妈妈正拿着一个牛皮纸大信封在等我。红色“清华大学”四个大字跃入眼帘,啊,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实现。

 

 

(杨永清,56届校友。1983年至1992年,先后担任安徽省汽车运输公司总经理、合肥市经委副主任、安徽省旅游局副局长、安徽省机械厅总工程师)

上一篇:二中的回忆

下一篇:半个世纪前的高考记忆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曙光路60号 招生电话:0551-63651994 皖ICP00352865号 技术支持:明大网络

合肥第二中学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1-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