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在线
榜样力量:以青春之约,追时代之光——合肥二中青年学子这样做29(高三版)
点击:27   发布时间:2025.06.28
33.1K

2025届高三14班:崔棋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我是高三14班崔棋。校考院校:中国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

非常荣幸收到学校的邀请,能在这里分享我的校考经历。收到这封邀请函时,我再次感受到了那份被认可的喜悦,也深知这份证书背后凝聚的汗水和期待。星光不负赶路人,回望那段为梦想拼搏的日子,感慨万千。希望能将我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分享给你们,让你们的追梦之路少些迷茫,多些坚定。

 

(一)备考规划:计划与平衡

科学备考计划

明确目标:我首先做的是深入了解目标院校的考试风格、具体要求(如考题偏好、画面要求、文化课门槛),这决定了备考的侧重点。建议大家尽早确定几所“冲刺”、“稳妥”、“保底”的目标院校。

时间划分:将备考期划分为长期(半年/一年规划)、中期(月度目标)、短期(周/日计划)。长期侧重基础夯实和专业方向确定,中期侧重专项突破和模拟训练,短期则精确到每天的文化课复习时间、专业练习内容(例如:上午素描3小时,下午色彩2小时)。

弹性调整:计划不是死的!我会每周复盘,根据实际进度和状态微调下周安排。遇到瓶颈期,及时和专业老师沟通调整训练方法。

 

专业训练与文化课平衡

黄金时段利用:我深知文化课是最终录取的“敲门砖”。我的策略是“错峰学习,高效专注”。比如,在画室集训强度大的白天/晚上,我会利用碎片时间(午休、通勤)背诵单词、复习文科知识点。在文化课冲刺阶段(如考前1-2个月),则适当减少专业练习量,保证文化课有整块复习时间。

“质”大于“量”:专业练习时,我要求自己高度专注,力求每次练习都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如今天专攻结构/今天解决色彩调性),避免低效重复。文化课学习时,则采用限时训练、专题突破等方式提高效率。

寻求支持:主动与班主任、文化课老师沟通我的备考情况,争取理解和支持(比如在作业量、个别辅导上)。和父母沟通好作息时间,保证基本休息。

 

(二)提分技巧:专业实战心得

速写:大量动态捕捉练习,随身带小本子速写生活场景,锻炼观察力和快速造型能力。“抓住动态线,夸张特征点”是我的诀窍。

素描:深入研究结构,理解内在形体。考前重点练习自己目标院校偏好的风格(如央美重结构严谨,国美重画面意境)。“宁方勿圆,宁拙勿巧”是我结构素描的座右铭。

色彩:建立自己的小色稿体系,快速确定画面色调和色彩关系。“大胆铺色,小心收拾”,注意色彩的和谐与对比。

设计/创作:积累素材库(生活、艺术史、社会热点),形成自己的创意逻辑。“主题先行,形式服务内容”是我的思路。

错题/问题本:无论是专业上的构图问题、色彩毛病,还是文化课错题,我都专门记录并定期回顾,避免重复犯错。

 

(三)实战锦囊:考场应对策略

考前准备

材料清单:提前至少一周列好考试所需所有画材、证件(身份证、准考证多复印几份)、食物、水等,反复检查。不同院校要求可能不同,务必看清招生简章。

踩点与路线:务必提前一天去考场熟悉环境(路线、教室位置、卫生间),计算好交通时间,预留充足余量(至少1小时)。了解考场规则(如颜料要求、手机管理)。

状态调整:考前一天不再高强度练习,检查好材料,放松心情,保证睡眠。听轻音乐、看喜欢的画册、和家人朋友聊聊天都是不错的选择。

 

考场应对

审题!审题!审题! 拿到考题,深呼吸,用1-2分钟仔细阅读题目要求(尺寸、内容、表现手法、特殊要求),用笔圈出关键词(分享一个印象深刻的瞬间:XX美院考试,题目要求中有个容易被忽略的“必须包含XX元素”,幸好我仔细看了!)。

时间管理:快速构思,合理分配各步骤时间(起稿、铺色、深入、调整)。建议带块手表,随时监控进度。例如:3小时素描,前30分钟构图和基本形,1小时深入塑造,最后30分钟调整整体和细节。

稳住心态:考场难免紧张,看到别人画得快画得好也正常。专注于自己的画面,按计划推进。遇到小失误(如画错一笔),不要慌,想办法巧妙融入画面或修改。

 

突发状况应对

材料问题:多带备用!颜料、笔、橡皮等关键耗材务必备份。真遇到意外(如颜料打翻),第一时间举手示意监考老师寻求帮助(他们通常有备用或解决方案)。

身体不适:考前注意饮食卫生,带常用药(如止痛药)。考试中若感不适,及时报告老师。

坚持到底:即使感觉画得不如意,也要坚持完成,保证画面的完整性。最后几分钟的调整可能化腐朽为神奇。

 

(四)成长心声:迷茫、坚持与蜕变

低谷与迷茫:坦白说,备考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我也曾经历长时间看不到进步的瓶颈期,怀疑自己的选择;也曾因文化课成绩波动而焦虑失眠;在同时面对繁重的专业训练和文化复习时,感到分身乏术、压力山大。

坚持的力量:支撑我走下去的,是那份对艺术的热爱和对梦想的执着。每当想放弃时,我会:

回望初心:翻看最初打动我的画作,回忆选择这条路的理由。

寻求支持:和信任的老师、家人、朋友倾诉,他们的鼓励和建议是巨大的力量。

分解目标:把宏大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完成一项就给自己一点小奖励。

允许休息:认识到“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当效率低下时,我会果断暂停,去散步、听歌或睡一觉,回来反而思路更清晰。

蜕变与收获:这段旅程带给我的远不止一张证书。它教会了我自律、时间管理、抗压能力、解决问题的智慧。我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如何在挫折后重新站起,如何为了目标心无旁骛地奋斗。这份经历,是比结果更宝贵的财富。

 

 

(五)避坑指南:经验教训总结

信息滞后是大忌:一定要密切关注目标院校官网发布的招生简章、考试大纲、历年真题,不要道听途说。错过关键信息(如报名时间、材料要求、考试形式变化)后果严重!(我的教训:差点错过XX美院线上确认时间!)

盲目堆砌练习量:低效的重复练习不如高质量的思考练习。带着问题去画,每次练习解决一个点,多总结反思。画完多请教老师,明确改进方向。

忽视文化课“底线”:艺术生的文化课要求逐年提高!务必重视!千万别抱“专业过线文化随便考”的侥幸心理。尤其目标顶尖院校,文化课往往是最后关卡。尽早规划,持续投入。

“一招鲜吃遍天”行不通:不同院校风格差异巨大!备考要有针对性,研究目标院校的偏好和评分标准,调整练习方向和画面处理方式。

考前临时大改画风:临近考试,最重要的是稳定发挥,巩固已有优势。不要轻易尝试完全不熟悉的新风格或技法,风险极高。

心态崩盘:考场上心态不稳是最大敌人。建立积极的心理暗示,专注过程而非结果。模拟考时就要刻意练习抗压能力。避免考后对答案影响下一场心情。

 

学弟学妹们,艺考之路充满挑战,但也充满无限可能。请相信,每一份坚持都算数,每一滴汗水都不会白流。希望我的分享能给你们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和方法,保持热爱,坚定信念。

“追光的人,终会光芒万丈。” 愿你们都能在属于自己的艺术星空下,绽放最耀眼的光芒!期待在未来的艺术殿堂里,遇见更优秀的你们!

 


撰稿:高三14班崔棋

统稿:杨旭

审稿:胡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