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二中开展市级课题“《论语》诵读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之研究”论坛活动
读经典、背经典,使养成教育润物无声。孔子曾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少年时期是心灵最纯洁、秉性淳厚、记忆力最佳的黄金时期。少年时期进行经典诵读,会在学生的心灵中产生潜移默化的良好效果,可以培养学生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
2014年11月16日上午,在合肥二中行政楼四楼教研活动室②召开了市级课题“《论语》诵读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之研究”的论坛活动。活动在教科室程正富主任的主持下展开,课题组成员和年轻班主任老师及青年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范守国校长、顾从容副校长和聂新副校长莅会。此外,本次会议还邀请了合肥学院的王世朝教授担任主论,就课题研究的相关工作做了具体指导。
此次论坛是本课题总结验收阶段的重要活动,旨在交流课题研究的感悟,解决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研讨进一步展开实践活动的方案,促进课题能够顺利按时结题。
程主任首先从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等方面解读了本课题的现实意义,并具体介绍了课题推进三个阶段开展的活动,希望课题组成员在本次论坛活动中多向王教授请教,交流收获,解决疑惑,进一步做好课题研究工作。
范守国校长指出,本次活动为课题研究中后期的总结推广论坛活动,因此如何让学生进行诵读及践行活动,还需进一步交流讨论,对于教师论文集要通过本课题研究发现当下的教育意义,贴近学校的教育生活。
王世朝教授认为本课题选题纯粹,具有教育意义和前瞻性。《论语》包罗万象,其中的养成教育十分重要,这一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做人做事原则。此外,王教授对于本课题在学生中的推广实施提出了宝贵意见,他建议,除了诵读活动外,还可以开展一些演讲、辩论赛和课本剧等活动,不仅有助于课题的推广实施,还可以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作力、组织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同时,王教授对课题中的师生论文集等材料也提出了相关建议。王教授幽默的语言使听者频频颔首,深感醍醐灌顶,获益匪浅。
在交流讨论环节中,王忠萍、蔡亚群、陈玉婧等老师带着对本次课题研究的感悟向王教授提出了在研究进行中存在的问题,王教授也给予一一解答。
活动最后,程主任对本次论坛活动做了总结,除了要进一步做好课题研究的结题准备工作外,还要将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活动相结合,与学生养成教育相结合,与班级文化建设相结合。顺利结题后,将进一步申报省级课题,努力将中国传统经典文化与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和实践工作长期开展下去。
《论语》诵读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我校师生的文化素养,增厚了文化底蕴,养成了热爱读书、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使师生能够在书中求知,在书中明理,并给校园营造出了宽松和谐、人文理性的文化氛围。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曙光路60号 招生电话:0551—63651994 网站地图
合肥第二中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