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2024届9班毕业生崔可言,现就读于武汉体育学院舞蹈表演专业。
站在大一的尾声回望,那些在练功房滴落的汗水、舞台上闪耀的灯光,以及无数个与疲惫对抗的深夜,都化作了我青春里最珍贵的注脚。今天,我想分享这段从迷茫到坚定的旅程,愿我的点滴心得能为同样追逐舞蹈梦想的你,点亮一盏微光。
一、淬炼:赛场上的“孤勇者”
2024年12月,我代表学校参加了湖北省大学生舞蹈比赛。赛前一周,我的腰部旧伤复发,每做一个动作都疼痛难耐。但当音乐响起的那一刻,所有疼痛都被抛诸脑后。最终,当我的名次出现在大屏幕上的那一刻,我才真正懂得:那些独自在练功房重复练习的“云门大卷”、深夜对着录像一帧帧调整的表情管理,终会在某个时刻开花结果。
比赛期间,我也曾因动作失误而崩溃,因团队配合问题彻夜难眠。但我的导师告诉我:“舞者的焦虑不会消失,但你可以学会与它共舞。”这句话成了我的精神锚点。最终,我们以默契的配合和饱满的情感打动了评委,捧回了沉甸甸的奖杯。
二、平衡:在文化课与专业课间“跳双人舞”
很多人问我:“舞蹈生如何兼顾文化课?”我的答案很简单——把碎片时间变成阶梯。大一这一年,我随身携带的不仅是舞鞋,还有贴满便签的舞蹈理论笔记和英语单词本。午休时间用思维导图梳理运动解剖学知识点;课后对着舞蹈房的镜子复习即兴编创的要点。
特别感谢我的辅导员徐老师,她总说:“舞蹈表演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而是要用智慧驾驭身体。”在她的鼓励下,我的《艺术概论》取得了90+的成绩,学期绩点也达到了4.12,位列年级第三。
三、传承:成为照亮他人的微光
如今,我也从学生成长为一名老师,周末会在培训机构教小朋友跳舞。看到他们眼里闪烁的光芒,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愿继续以舞蹈为火种,既温暖自己的梦想,也点亮更多人的艺术之路。
那些你流过的汗、摔过的跤,终会化作舞台上的光芒。青春最美的模样,莫过于为热爱拼尽全力的你和我。
撰稿:2024届9班崔可言
统稿:杨旭
审稿:胡毅林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曙光路60号 招生电话:0551—63651994 网站地图
合肥第二中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