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合肥二中政教处副主任王磊及年级部德育主任蔡亚群、陈兵带领陈志芳、王菁、孟浩、闫卫东、曹杨等班主任来到合肥五十中天鹅湖教育集团蜀外校区共赴一场关于班主任工作的思想盛宴。
上午的议程中,赵福江老师以“班主任研修变革”为主题,从国家“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谈起,剖析新时代学生的成长需求,强调班主任需从“经验积累”迈向“思想创新”。他的一句“同行的经验就是最好的课程”,让我们豁然开朗——教育智慧往往藏在彼此的对话与实践中。随后,戈新强老师的“手写带班日记”分享更令人动容。一支笔、一本日记,记录班级点滴,传递教育理念,甚至以“无字之日”分享名家智慧,让家校共育在文字中悄然生长。戈老师的实践让我们看到:教育的温度,藏在每一笔真诚的书写。
成长的力量,源于每一刻用心的看见。下午的班级生活研究专题,如同一幅教育百景图徐徐展开。
张良萍老师用“亲子同框照”定格亲情温度,用“清明寻祖”活动唤醒文化根脉,她坦言:“亲子关系的裂痕,往往源于‘爱在心口难开’。”一张照片、一次寻根,让家长与孩子在仪式感中重拾对话的勇气。许建军老师分享的“后进生蜕变记”让大家眼眶湿润——他放下“高标准”的执念,以“每天进步1厘米”的耐心,用三年时间等一朵花开,最终让迷茫的少年在朗诵中找回自信。陈海燕老师则从“一支粉笔谁管理”的琐碎中窥见大智慧:图书角丢书事件中,她巧妙地将“破案权”交给学生,让孩子们在岗位责任中学会共情与担当,用“班级法庭”辩论重塑规则意识。而李霞老师的“走2班”文化更让人耳目一新——班徽上篆、楷、行书体的“走”字,既包容个性差异,又隐喻“身心同行”的哲思;母亲节“走心家书”、校园“诗词慢跑”,让“走”从脚步延伸到思想,从个人成长辐射到家校共育。朱婷婷老师“最美的学习在路上”让我醍醐灌顶:她带学生用脚步丈量老街巷,在烟火气中教会孩子“生活即文章”;而黄乃斌老师构建的年级组“文化生态链”,则让我看到班主任如何化身“黏合剂”,让科任教师、家长、学生结成教育同盟。这些案例让我们深刻领悟:教育无需惊天动地,真正的匠心在于将琐碎淬炼成诗——一支粉笔能写就责任,一次丢书可孕育诚信,一句班训可叩击灵魂。
归途中,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感悟仍在心头翻涌。这场论坛让我们重新审视班主任的角色——我们不仅是管理者,更是生命的摆渡人。戈老师的日记、李霞的“走”班文化、陈海燕的岗位赋能……这些鲜活的经验告诉我:教育需要俯身倾听的耐心,更需要举重若轻的巧思。未来,我们应该以笔为舟,记录教育点滴;以活动为桥,连接家校心灵;以文化为锚,筑牢班级根基。正如赵福江老师所言:“思想的高度决定行动的深度。”我们应该带着这份启迪,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教育诗行,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爱与智慧中,走出属于自己的成长足迹。
撰稿:曹杨
统稿:王磊
审稿:胡毅林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曙光路60号 招生电话:0551—63651994 网站地图
合肥第二中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