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技术邂逅历史课堂,当跨学科思维碰撞文明火花,一场聚焦核心素养的教学盛宴在春日校园热烈展开!4月29日,合肥市2025年高中历史优质课评比二轮比赛在合肥二中智能录播教室掀起“头脑风暴”,七位教坛精英以《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和《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展》为“舞台”,展开巅峰对决,为全市历史教育同仁献上一场兼具深度与创意的教学示范。
一、课堂突围:当历史遇见“未来”
七位选手以新课标为“罗盘”,在历史长河中辟出新航道:
技术派先锋:5号教师用AI制作活动主持人,主持“文明守护者——全球樊文花侵略论坛”学生活动场景,7号选手借助Deepseek,从不同立场展开关于“对近代欧洲殖民者文化侵略的评价”的对话,请学生对其中之一的对话成果进行简要评价,谈谈自己的认识,让科技成为解码历史的“密钥”;
结构重构者:1号、2号教师打破教材壁垒,从不同的视角为锚点重组教学模块,大单元设计如经纬交织,织就历史认知网络;
学科跨界人:3号教师携地理坐标系“入席”,让学生从地理学科的角度思考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原因,跨学科思维如石击水,激起探究涟漪;
史料深耕者:4号、6号教师扎根课本史料,如考古学家般层层剥茧,引导学生在原始文献中触摸历史肌理,思辨之光在课堂次第点亮。
从情境剧场到讨论现场,从思维导图到角色扮演,选手们以“八仙过海”之姿,让《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展》不再是尘封的书页,而是可触摸、可思辨的“活历史”。
二、观课启示:在镜鉴中看见成长
“这哪里是比赛,分明是一场教学创新的盛宴!”合肥二中历史组教师在观摩笔记中写下感慨。赛后研讨会上,老师们用三个“新”总结收获:理念之新:从“知识搬运”到“素养培育”,核心素养如红线贯穿课堂,让历史教学真正成为“思维的体操”;形式之新:AI互动、跨学科融合、大单元架构……技术赋能与模式创新,为传统课堂打开“数字天窗”;成长之新:观赛如照镜,既见同仁“十八般武艺”,更明自身提升方向——如何让历史课堂既具学术厚度,又有生活温度?如何让学生在古今对话中成为“思考者”而非“记忆者”?这场观摩恰似春日喜雨,润泽着教学反思的土壤。
三、幕后匠心:用细节筑就品质
作为承办单位,合肥二中高度重视赛事组织工作。校党委统筹部署,教科室联动教务处、办公室、总务处、信息中心、高二年级部等部门,从设备调试、场地安排到接待引导,全程提供精细化服务;录播教室的智能教学设备、多机位录课系统及舒适的候场环境,赢得参赛教师与评委的一致好评。
当最后一堂课的掌声落下,这场历时一日的教学嘉年华圆满收官。但它播下的种子已在观者心中萌芽——是AI赋能课堂的无限可能,是大单元教学的重构智慧,更是“以生为本”的教育初心。
活动不仅为参赛教师搭建了展示教学技艺、交流教学经验的平台,也为观摩教师提供了学习提升的契机,对推动合肥市高中历史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师专业成长具有积极意义。本次活动既是合肥市高中历史教学水平的集中展示,也为校际教研交流搭建了高效平台,必将推动历史学科教研水平再上新台阶,助力课堂改革纵深发展。
撰稿:苏黄芳
统稿:徐晓华
审稿:童智祥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曙光路60号 招生电话:0551—63651994 网站地图
合肥第二中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