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在线

教学教研:课堂展风采,研讨共进步

发布时间:2025.04.03 作者: 来源: 访问人数:368

2024年3月24日下午,合肥二中英语组围绕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开展了常规教研活动。

 

一、理论学习:扎根价值观,探索育人路径

教研组集体学习了《论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英语整本书阅读的三重育人路径:文本、文学、文化》两部分内容,并结合学科特点展开讨论。

《论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融入课堂

结合本学科实际,部分教师表示,英语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责任感和爱国情怀。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项目式学习,让他们在相互协作中体会集体的力量和团结的重要性;讲述一些英雄人物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还有部分教室指出,英语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教育资源,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例如,在讲解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中人物的行为和品质,探讨其背后所体现的价值观;在练习环节中,设计一些与价值观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加深对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拓展一些课外素材,如时事新闻、名人名言等,丰富教学内容,强化价值观教育。

通过本次研讨,与会教师深刻认识到英语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紧密联系。作为英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出具有扎实英语基础、高尚道德情操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英语整本书阅读的三重育人路径:文本、文学、文化》

 

整本书阅读路径:

英语整本书阅读的三重育人路径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文本、文学和文化三个层面的育人,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也可以积极探索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提高英语综合素养。

 

 

二:评课及备课活动

完成学习研讨后,英语各备课组迅速投入到第二阶段的教学实践活动——针对许霞老师执教的阅读公开课《北师大必修二Unit6Lesson3The Superhero Behind Superman》进行评课以及集体备课中。

 

高一备课组

Unit6 Writing Workshop 备课

高一备课组认为许霞老师这节阅读课整体教学过程设计合理,亮点突出,但也存在一些可优化之处。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如略读获取文章大意、扫读查找特定信息、精读分析文章细节和深层含义等。通过不同层次的阅读任务,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人物关系、事件发展脉络以及作者的意图。这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中更加高效地处理文本信息,为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口头评价为主,评价方式相对单一。虽然口头评价能够及时给予学生反馈,但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建议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如结合书面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同时也能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有力依据。

在本单元的写作课备课中,教师们确立了教学目标?。掌握摘要(Summary)的基本要素:核心信息筛选、逻辑重组、语言简洁性?。学习使用转述(paraphrasing)技巧和连接词(如however, therefore)增强逻辑性??。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对指定文本的摘要写作,并符合“要点覆盖+语言简化”的要求?。

同时,还可以通过小组互评提升批判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分析优秀人物(如屠呦呦、超人扮演者)的事迹,感悟优秀品行的价值,激发写作兴趣。

特别注意的是要分层教学?,对语言基础薄弱的学生提供句型模板(如“The text mainly discusses...”),还要注意跨单元关联?,关联本单元“优秀品行”主题,引导学生在摘要中体现人物品质的启示通过写作课学生将系统掌握摘要写作技能,深化对单元主题的理解。?

 

高二备课组

选择性必修二Unit 5Lesson3备课

高二备课组认为许老师本节课对文本价值观挖掘到位。通过对超人故事的学习,学生了解到超人的艰辛历程,包括面对残疾、身体变化等诸多困难却依然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培养了学生的坚持不懈精神,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渗透自然,实现了教书育人的统一。

然后高二备课组就Unit5单元第三课内容展开讨论,最后确立本课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课件分工协作。

本课教学目标是掌握与“教育”和“知识获取”相关的核心词汇(如?critical thinking, gain knowledge, scientific analysis?),熟练运用议论文写作结构(论点提出—论据分析—结论总结);理解培根、伽利略等历史人物对科学认知的贡献,感悟科学探索精神的价值;通过分析文本逻辑(如对比传统认知与现代科学方法),培养批判性思维与辩证分析能力;学会通过?paraphrasing?和?summary writing?提炼文本核心观点,提升信息整合能力。

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于议论文的文体特征分析:论点呈现方式(如培根的归纳法)、论据类型(历史事例vs. 科学实验)?;关键句型的理解与运用(例:“It seems obvious now how we acquire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教师要引导学生批判性思考“传统观念对科学发展的阻碍”并提出个人见解(如伽利略案例的启示)。?

 

高三备课组

高考蓝皮书——信息识别与整理的信息定位

高三备课组认为许霞老师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合理且富有创意。在文本挖掘方面,深入到位,能够精准地抓住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文本内涵。例如,在讲解阅读课《The Superhero Behind Superman》时,通过对文本细节的细致分析,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到超人里夫的人生历程,使学生不仅掌握了语言知识,更深入理解了文章背后的文化和情感价值。

本节课教学亮点:一是巧妙的文本处理:用形容词形容主人公人生的每个阶段,这一设计十分巧妙。通过这种方式,将抽象的文本内容转化为具体形象的描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主人公人生的变化和起伏,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二是有效的课堂互动:在课程结尾部分,利用学生的讨论对标题进行进一步回应。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检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讨论,学生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标题进行解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老师们针对本节课提出一些教学建议:第一,背景知识补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superhero”的了解不够充分。这可能会影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阅读体验。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提前给学生提供更多关于超级英雄的背景信息,如超级英雄的起源、特点、代表性人物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提高阅读兴趣。第二,阅读时间安排。在阅读环节,部分学生可能由于对文本的理解困难或者阅读速度较慢,导致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阅读任务。建议在今后教学中,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根据文本的难度和长度,适当调整阅读时间,或者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为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阅读中有所收获。第三,词汇标注指导。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单词。虽然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但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积累词汇,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不认识的单词进行标注,并给予相应的解释和指导。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渐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

之后,备课组教师集体学习了“高考蓝皮书专题一信息识别与整理”。学习了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信息识别与整理”在高考中的重要性和考查形式,帮助学生掌握信息定位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信息获取能力。

 

每次的理论学习都为教研注入深度,每次的公开课都是教师课堂风采的展现,每次的集体评课都是思维火花的碰撞,教师们在此次活动中收获满满,为日后的教学注入新的力量。

 

撰稿:李仁丹

统稿:徐晓华

审稿:童智祥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曙光路60号 招生电话:0551—63651994 网站地图

合肥第二中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222号

皖ICP备070088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