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教学督导效能,切实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3月26日下午,合肥二中在行政楼二楼会议室召开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初课堂教学督导反馈会暨教科研第二次专题研讨会。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田先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童智祥、胡毅林,教科研处、教务处、各年级部负责人及全体教研组长参加会议,共同探讨教学督导成果与改进方向,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2月24日至3月7日,学校开展了期初课堂教学督导活动,由40位督导委员组成的团队深入课堂,近距离、多维度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及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状态等,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现场观察和评价。
会议伊始,十三位教研组长依次反馈听课情况,肯定青年教师快速进步的同时,从课堂管理、教学设计、师生互动等方面剖析学科教学中的短板,并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
教科研处主任徐晓华对期初课堂教学督导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课堂教学方面,绝大多数教师提前备课,教学进度正常,教学内容合理,课堂教学环节完整、结构合理;能熟练使用智慧课堂等多媒体手段。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材处理上的增减、详略、前后知识的过渡等方面的不足;授课有余,启发不足;教学难点突破意识弱,缺少有效手段解决难点等。徐晓华强调,督导发现的问题应作为集体教研重点,并要求各教研组严格落实《教师成长共同体实施方案》,通过结对帮扶、集体备课、校级交流等活动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教务处主任孙圣斌作为督导组成员,聚焦青年教师培养问题,提出需加强教案周检查制度,并鼓励青年教师通过多听课、多参赛、多反思提升教学能力。
各年级部教学主任结合学情提出建设性意见:高一年级教学主任张世鹏建议强化课堂管理以平衡教学任务与学生需求;高二年级教学主任杨涛主任提倡通过“同课异构”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高三年级教学主任朱斌主任呼吁教师回归课本,加强高考研究与集体教研实效性。
会上,胡毅林强调教师内驱力的重要性,可通过教学教研分层来挖掘教师擅长之处,分团队打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胡毅林指出,教研组共同体建设一定是共生共长,具体落实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通过项目式教研以及课标研究、学情分析、作业设计等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创新中夯实根基;二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积极参加校际交流,在开放的视野中突破自己的瓶颈;三是在课堂实践中打磨自己的教学能力,反思自己的不足;四是各年级部、各处室、各教研组长目前带着目标和任务真心帮扶青年教师的成长,但同时要了解青年教师想怎样成长,如何帮扶,需要学校提供什么样的平台,谈心谈话要做到位。
童智祥表示,此次会议重点探讨期初督导反馈、“青蓝工程”推进、教研组文化建设、课程建设四位一体工作。他指出:此次督导反馈中存在的问题很多是共性问题,比如教材处理问题、课堂提问设计问题等,其解决路径之一就是落实推进“青蓝工程”。学校从制度层面保障青年教师共同体发展,年级部、教研组更要重点托举青年教师的成长,尤其是教研组可通过文化建设,形成凝聚力,传承优秀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教研组长是教学教研的组织者、领导者,要端正工作态度、提升工作能力、体现责任担当,通过营造氛围和开展活动,提炼教研组文化符号;通过共同任务驱动,提高教学有效性并不断追求优质高效,实现教师的自我提升。关于课程建设,建议开发与学校特色相结合的校本课程,为学生打上二中烙印,让所有的二中学子有更好的艺术素养。
田先科在总结讲话中肯定了督导工作的成效,并针对教研组建设、主题教研、课程体系等提出改进方向。田先科指出,关于青年教师培养,校长室、各处室、各年级部要加强统筹、强化顶层设计,规范课程管理,建议与主题教研结合;关于公开课、主题教研,可在校内大屏或海报形式公开展示,提前加强计划性;关于教研组文化建设,尽快落实落细集体备课的三个环节、五统一,提倡三年、五年规划,拒绝躺平,树立危机意识,加强推进政治、音乐、美术学科大中小思政艺术一体化的建设工作。田先科建议,通过项目化、跨学科融合推进教学教研工作,相互补充,互为成就;同时,希望教研组长成为:“心中有数、肩上有责、眼里有光、手中有活、脚下有土”的“五有”好组长。
此次教学督导反馈会的召开,不仅是对期初教学督导工作的全面总结,更实现了督导信息共享,进一步增强了“导”的目标,提升质量改进措施的约束力。合肥二中将以督导为抓手,持续优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水平学校奠定坚实基础。
摄影:成婷
撰稿:成婷
统稿:徐晓华
审稿:童智祥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曙光路60号 招生电话:0551—63651994 网站地图
合肥第二中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