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社团
五育融合:“育”见劳动之美——走进不一样的合肥二中
点击:102   发布时间:2024.12.09
33.1K

劳动最光荣,奋斗正青春。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作用,引导学生感受劳动之美,传承劳动精神,弘扬中华美德,帮助学生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价值观,合肥二中摄影社近日发起了“育”见劳动之美主题活动,旨在通过镜头记录校园中不常被看到的劳动瞬间,用影像引导学生尊重校园劳动者的工作成果,以实际行动践行劳动精神。

今天,我们将运用摄影课中所学习的光圈优先拍摄技巧,带领大家走进不一样的校园。

以劳感恩。在“育”见劳动之美的视角下,食堂工作人员,这一群常常被我们忽视的存在,却以他们辛勤的汗水与默默的付出,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校园,食堂工作人员已经开始了忙碌的一天。他们穿着整洁的工作服,戴着口罩和手套,确保每一份食物的卫生与安全。食材的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与汗水。在食堂的厨房里,锅碗瓢盆的交响乐此起彼伏,那是劳动的赞歌。

当师生们进入食堂,享受美味佳肴之时,食堂工作人员却往往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大家吃得津津有味。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与自豪的笑容,因为那是对他们劳动成果的最好肯定。

除了烹饪美食,食堂工作人员还承担着维护食堂环境整洁的重任。他们及时清理餐桌上的残渣与垃圾,保持食堂的卫生与秩序。他们的辛勤付出,让师生们能够在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中用餐,享受美好的时光。   

同样,在学校的角落,勤杂工们也是一群默默无闻的守护者,他们用勤劳与细致,为整个学校的和谐与高效运转贡献着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是学校里的一道独特而温暖的风景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劳动的尊严与价值。

 “育”见劳动之美。镜头里,生活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平凡的身影,虽然身处平凡的岗位,却用劳动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他们的劳动之美,如同食堂里飘散的饭菜香,如同校园里弥漫的花草香,萦绕在我们的心间,成为我们心中最美的风景。


以劳筑梦。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校园里,陶艺社团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学生们以劳动为笔,以创意为墨,共同绘制着一幅幅生动而富有意义的青春画卷。这是劳动之美在校园中的一次生动展现,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创造的魅力。

在陶艺社,学生们身着围裙,手持工具,全神贯注地投入到雕塑创作中。他们或站或坐,或低头沉思,或动手雕琢,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专注与热情。在他们的巧手下,一块块原本平凡的泥土或石块逐渐变得生动起来,有的化身为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有的则变成了寓意深远的抽象雕塑,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学生们的心血与智慧。

陶艺社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更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了团队合作与沟通协调。在创作过程中,学生们相互帮助,共同攻克难关,用劳动搭建起友谊的桥梁。他们相互启发,碰撞出创意的火花,让作品更加丰富多彩,充满创意与活力。

 “育”见劳动之美。陶艺创作不仅是一次艺术的实践,更是一次劳动教育的生动课堂。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将一块块原本无生命的材料变成了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品,感受到了创造的乐趣与成就感。这种亲身体验不仅让他们更加珍惜劳动成果,更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在实践中学会了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用匠心筑梦,雕琢着属于自己的青春印记。

以劳育美。在繁华的舞台背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处幕后,却用无尽的汗水与默默的付出,点亮了舞台的璀璨星光。他们,就是“育”见劳动之美中不可或缺的幕后人。幕后人员的工作虽然不为人知,但他们的劳动之美却无处不在。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与智慧,为每一次演出的记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的付出或许无法被所有人看见,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闪耀。

每一滴汗水,每一份付出,都是对生活最真挚的热爱与追求。在“育”见劳动之美的旅程中,我们见证了无数劳动者的辛勤与智慧,感受到了劳动所带来的无尽魅力与力量。无论是台前的闪耀星光,还是幕后的默默耕耘,每一位劳动者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他们用双手创造美好,用智慧点亮未来,用劳动之美,绘就了一幅幅动人的生活画卷。

让我们向所有的劳动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感谢他们用辛勤的汗水与不懈的努力,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愿每一个人都能在劳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与快乐,共同书写“育”见劳动之美的崭新篇章!

合肥二中始终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工作,有效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培养全过程,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新风尚,自觉走向教育学习与劳动实践相结合的成长之路,营造了浓厚的劳动育人氛围。下一步,合肥二中将继续结合学校实际,不断探索和创新劳动教育模式,让更多善美学子在劳动中锤炼品格、提升能力、实现梦想,在幸福中劳动着,在劳动中幸福着。

 

摄影:合肥二中摄影社

撰稿:高一4班俞健林

统稿:黄燕玲

审稿:胡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