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在线

桃李芬芳:合肥二中优秀校友回忆录(二十三)

发布时间:2024.07.15 作者: 来源: 访问人数:506


我是李文杰,毕业于合肥市第二中学,是2020届10班的一名学生,我的班主任是王磊老师,现就读于天津美术学院。

回想起高中三年,对我来说是美好而充实的,直到现在我还时不时和大学同学谈起高中生活,当听到其它同学都在抱怨自己的高中多么痛苦,不想回到那个时候时,我庆幸我在合肥二中的高中三年是难忘的、快乐的。说实话,在二中读书,是我求学路上最怀念的时光。

因为字数有限,以下内容就分享一下本人在高中三年的学习心得吧。

学习方面,无非就两点:一是动力,二是方法。

首先得给自己找一个学习的动力,动力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有了发动机车才能运转。当然动力有很多种,比如有些同学只是想考个好成绩让别人觉得他厉害;有的同学可能是在一次测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尝到了学习的“甜头”,想要继续保持;还有的同学是因为感觉自己和别人差距大,想要尽快赶超……这些都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动力才能开始去学习。

其次是方法,方法决定了学习的效率。在学习方法上,我也总结了我在高中学习期间的几个要领。

第一个要领就是复习(理解的前提下重复式记忆)。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之前学习中我一直有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每次晚自习我不是先做作业,而是先回顾今天所学习的内容,然后再通过作业来检验自己的成果。有的时候晚自习时间我会全花在复习上,然后作业会在晚自习结束后回寝室再做,因为我知道晚自习是学习效率最高的时段,而我们的班主任王磊老师也经常说要有效率的学习,不要磨洋工,所以我把重要的时间用来干重要的事,以保证学习的高效率。

而复习也不只是复习当天的内容,而是把今天、昨天、前天、再往前的内容都一块复习,然后早上晨读的时候把每一门学科快速阅读记忆,这样知识点在脑子里不断重复不断加深,长此以往,一说到关键词就能脱口而出其对应的知识点。但这样的复习方式有个大前提,就是理解。无论是哪门科目,都是在理解的前提下去不断的记忆背诵,而重复式的记忆其目的就是加深巩固你对知识点的理解。这样你到考试前夕压根就不需要再花过多时间去翻书复习,因为平时已经花了足够的时间去温故它,甚至不用去特意背诵,看的次数多了自然就记住了,知识点在脑子已经滚瓜烂熟了,这样也就能先于别人一步。

第二个要领是笔记。上学时候笔记本都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一般都会记一些老师课上的知识点。但笔记该怎么记,我分享一下我的感受。在我上学期间,也会看到很多同学记笔记,他们大多数会把老师讲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都是书上有的划出来即可)记在本子上,就等于把书上的内容又抄了一遍在本子上,然后用各种五颜六色的笔去表注,这样无非只是加深一遍对知识点的记忆,甚至有些同学没记住知识点,注意力全放在了如何让笔记好看这种形式上了。当然形式还是要有的,这方便你在看笔记的时候更加明了。而笔记的内容该记什么呢?我觉得笔记就相当于个人的“秘籍”,这本秘籍是凝聚了你个人的所思所想,是你个人对知识的理解,而不是把书上的知识点照搬到笔记本上。

个人理解又是指哪方面呢。一是知识框架,要想对书本把握的更透彻,就得掌握知识框架,要把你所学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这也方便了你在考试答题时能够快速的提取知识点,以及与知识点直接相关联的内容,在答题的时候更全面。很多教材辅导书上都会有总结好的知识框架,但那都是别人的,可以借鉴但还是得自己总结。在总结知识框架的过程中,你会梳理一本书大的章节然后一点点的往下细化到琐碎的知识点,这样是有助于你对每一章每一节的内容进行宏观上的把控,再按照第一个要领,重复式理解记忆,这样整本书的每一节的框架你都能了如执掌,从宏观到微观,再从微观到宏观的去梳理知识点。具体到每一科,其知识框架都是不同形式的,比如历史是时间表框架,地理可能会分不同模块去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二是错题。错题记什么?不是每次你错过的题目都记,而是在错题中记总结。多刷题,题目刷的多了再把相同题型的答案进行对比,查漏补缺,最后总结答题技巧,也就是题型相应的套路和模板。

第三个要领是细节。细节决定了你能否考高分。我们平时的教材包括老师上课所讲的其实是完全不够的。课下我会自己买教辅资料去不断阅读,一个字一个字的去阅读,去体会,看到不同的作者对同一知识点有不同的理解时,我会总结在一起,来让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全面。其实总结就一句话,这是一个把书从厚读到薄,再把书从薄读到厚的一个过程。什么意思呢?就是看书的时候一开始我们必定会有很多知识点看不懂,那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查阅资料,每一个字反复阅读反复体会,直到理解它,这就是从厚到薄的过程,先把书吃透。当你把整本书都弄透彻了,再次翻阅它时,你会有新的理解,会看到很多之前没看到的细节,这个时候,你会继续深挖书中的内容,把自己新的见解和之前书中没注意到的细节重新表注下来,再去消化它,这便是从薄到厚的过程。而我说的细节就是指从薄到厚的这一过程。

再说说专业课吧。无论是专业课还是文化课,最重要的还是是理解。要在理解同时做量的积累才能更快的引发质变。

专业课首先是多问。我觉得在学习上要脸皮放厚点,尤其是专业课学习上,不懂的就问同学问老师,不能不懂装懂。有些同学可能会怕老师不好意思问,或者是心里脆弱禁不起老师批评,而不敢问。因为本人就是这样的,集训期间常常因心态问题,导致效率不高。所以首先有颗强大的内心和“厚脸皮”在学习中还是比较重要的,放松心态,才能接着向前走。

其次是多看,看什么?对于初学者来说,绘画要看本质(结构和关系),不要被所谓表面形式所吸引,就好比建大楼,地基打好了,你再想弄什么风格的建筑都无所谓。在哪看?现在网络如此便捷,小红书、抖音等软件上有很多美术资源,要从中吸收好的的点,网络是把双刃剑,你要能利用好网络,保持理性筛选好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推动你的学习。还有就是一些比较详细的美术书籍,例如完美教学之类的都可以学习。

最后就是多练。练习就是量的积累,在这个过程中怎么练?当然是动脑、动眼、动手。这三者缺一不可,动脑就是去理解画面,在临摹的时候很多学生只会抄画面,不去动脑子思考为什么这么画,画完了效果也很好,感觉自己懂了,抄的时间长了,技术都很厉害了,但一到画照片就暴露问题了,就是因为长时间的抄导致脑子没内容所以不知道怎么画;动眼就是观察,观察就是对物的感受,这个也是得训练出来的,时间长了,眼睛就是尺,比例就能看到比较准确了;动手就量的积累,画的多了技法也就熟练了,很多人眼高手低就是手动少了,网上有句话说:“人在床上躺,画技心中长”,说的就是只看不动手的现象。

以上洋洋洒洒的写了这些心得都是个人的一些拙见,时间有些久了有些心得也记不太清了,写的也不够全面,如果能对学弟学妹有一点点的帮助,那我就很满足了。

学习无非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碰到任何问题,首先去分析它,然后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最后去实施它。个人觉得学习最难的地方就是最后一步,当你去解决你问题的时候必定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途会遇到很多挫折与失败,那么这个时候你能否重新建立信心再一次去面对它?能否给自己加油打气去战胜它?即使可能再一次的面临失败。我觉得这个站起来的过程是很难的。

此外还希望同学在学习这条路上不断前进的同时也时不时抬起头往身后看看,看看自己的路有没有偏,有时候停留片刻稍作休息也是为了向正确的方向继续前行做充足的准备。有时候多听听老师的建议并落实它,也会有很多收获。

最后在这感谢我曾经的母校——合肥市第二中学,也向我的班主任王磊老师高中期间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与陪伴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合肥二中越来越好!二中学子越来越好!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曙光路60号 招生电话:0551—63651994 网站地图

合肥第二中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222号

皖ICP备070088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