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工会 > 清廉校园

合肥二中廉政文化建设规划

发布时间:2012.12.05 作者: 来源: 访问人数:9130

“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是落实反腐倡廉防范体系的一个重要载体,是拓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阵地、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长远机制,是构建社会廉政文化,建立健全社会教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基础性工程。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实施纲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大中小学开展廉政教育试点工作的意见》以及省市教育工委《关于全面推动廉政文化进校园和在大中小学开展廉政教育的实施意见》精神,大力加强学校廉政文化建设,积极构建廉政文化进校园的长效机制,营造“敬廉崇洁,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和廉政文化氛围,结合我校教育工作实际,制订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遵循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结合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规划,有重点、多层次地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将廉洁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把崇尚廉洁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开展多种形式的“廉洁从政”、“廉洁从教”的教育活动,在校园营造浓厚的“敬廉崇洁”的良好环境,使广大教职工和中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推进学校的师德师风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教育持续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二、工作目标

1、通过深入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使全体教职员工提高倡廉反腐的意识和自觉性,做到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2、通过深入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全体学生树立“敬廉崇洁,诚信守法”的思想,培养倡廉反腐的意识和能力,做到自尊自爱、诚实守信、遵规守纪、严于律己、遵守法律,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通过深入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师生的法律意识、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和谐的育人环境,让校园成为师生健康成长的学园。

三、基本原则

1、坚持把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

认真落实上级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好党员廉政目标考核,抓好学校各处室室和重点岗位廉政风险排查防控工作,坚持学校党员民主测评制度,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民主评议制度,坚持党员、领导干部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制度。坚持学校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制和责任追究制,及时研究解决涉及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及时查处违纪违规事件,坚决杜绝不正之风。

2、坚持把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与师德建设相结合

要将廉洁文化建设与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结合起来,倡导严谨治学、廉洁从教的教风,把“依法治教、廉洁从教”贯穿师德教育始终,推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将廉洁从教的考核作为教师聘任、晋级、奖惩的依据之一,以此提高教师尊廉崇洁意识,以身作则,守廉践廉,自觉接受学生和家长的监督,从教为民、执教廉洁,成为学生的楷模。

3、坚持把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

根据中央、省、市、区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把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相关内容渗透到学校德育工作中。充分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进行正面合理的教育与引导,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灌输浸润,培养学生尊敬廉洁人物、推崇廉洁行为的情感,引导他们从内心追求诚实、守信、正直、清廉等做人的根本和美德,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终身廉洁做人的品德基础。

4、坚持把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要充分发挥学校德育主课堂、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充分挖掘、整合各学科教学中的廉洁教育内容和资源,提炼有关廉政、廉洁和品格培养等方面的教育点,建立一支以语文、政治、历史等相关学科为主体的廉洁文化教育辅导教师队伍,编写廉洁教育教案与校本教材,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既学到文化知识,又受到廉洁文化的熏陶。

5、坚持把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学校廉洁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校园文化的平台,利用教室黑板报、宣传栏、主题班会、校园网等阵地,通过多种形式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借助校园文化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校园廉洁文化活动,形成清正廉明的校风,奉献廉洁的教风,勤奋好学的班风,营造浓郁的校园廉洁文化氛围,

四、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的领导,学校成立廉政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书记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工会主席、各行政处室主要负责人、各支部书记为组员,按职责分工,抓好“廉政文化进校园”各项活动。

组  长:范守国

副组长:张  维   顾从容   夏海波

成  员:廖明蓉   徐晓华   王延宝   丹  阳   聂  新   程正富   胡章俊

   崔庆华   彭  敏   徐晓琼   唐义国   孔令玉   刘朝晖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徐晓华同志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收集教育活动档案和材料,及时报道宣传有关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及时向市教育局提供信息。

五、实施途径

1、加强廉政文化阵地建设,大力营造廉洁文化环境氛围

充分挖掘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内容中廉洁教育的资源,抓实抓好廉洁教育课堂渗透和课堂教学工作,发挥课堂在学生廉洁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在图书馆开设廉政文化图书角,在校园内设立廉政教育宣传专栏,制作一批以廉洁教育为主题的宣传牌,在校园网开设廉洁文化专题网页,及时发布有关文件精神、活动信息和廉洁警言、故事、漫画等,充分利用电子屏、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校园网等宣传阵地,加强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创建各种廉洁文化设施,将具有廉洁品质寓意的梅、兰、竹、菊、松、石等遍布校园,成景成画,景画育人,做到廉洁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为全面开展廉洁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2、加强制度建设,夯实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根基

要从根本上筑起反腐倡廉的防线,就要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保证,严格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约束行为。我们要继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制度,进一步完善党务、校务公开制度和教代会制度,完善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依法治校,严格执行课程、招生收费、考试、基建、财务、党风廉政等有关办学规定,严格规范办学行为。要继续加强党务、校务、廉政信息的公示和通报工作,充分调动教职工关心学校、参与学校改革、加强行政监督的积极性,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3、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洁教育主题活动,全面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重点开展三个层面的主题教育活动:

第一层面:学校领导干部、党员教师

在全校党员、干部中开展以“廉洁从政,勤俭办学”为主题的“廉洁清风进校园”教育活动,通过廉政文化建设和廉洁教育活动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和反腐防变的自觉性,促使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廉洁治教,勤政廉政,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成为师生的楷模。

第二层面:学校全体教职员工

在全校教职工中开展“廉洁从教、服务学生”为主题的“廉洁清风进校园”教育活动,把廉洁教育纳入师德建设的各个环节,通过教育活动着力增强广大教师的尊廉崇洁意识,引导教师廉洁从教,依法执教,敬业爱生,诚信服务,为人师表,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用良好的教风促进清正廉明的良好校风的形成。同时在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工中广泛开展优秀党员、师德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等典型评选活动,大力宣传表彰典型的先进事迹,通过榜样示范,积极营造廉洁氛围,共建廉洁校园。

第三层面:全体学生

在全校学生中开展“敬廉崇洁、诚信守法”和“八荣八耻”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把“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融入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教育学生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做起,培育良好的廉洁品质。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和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崇尚廉洁、诚信守法的意识,增强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能力,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敬廉崇洁的良好氛围。

六、措施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广大干部、党员、教职工要充分认识廉政文化进校园的重要意义,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计划上有安排,工作上有措施,行动上有落实,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2、增强责任,抓好落实。“廉政文化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开展,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领导体制,坚持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确保廉政文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各相关责任部门要根据学校整体方案制订本部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具体工作方案,并认真加以落实。全体教师要明确自己在廉洁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主要职责,增强“人人都是廉政文化建设者”的责任意识,将廉政教育有机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

3、加强督查考评,规范档案管理

健全和完善廉政文化建设督查、信息反馈制度和考评、奖惩制度。规范廉政文化建设档案管理,将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有关组织、制度计划、教育活动内容、形式、效果、经验总结等过程的书面和电子资料,严谨详细地记录、登记、搜集归档,及时自查评估,纠正补缺,并做好上级组织检查考核的准备工作。

学校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崭新而又内容复杂、长期而又任重道远的社会系统工程,不可能立竿见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学校将积极组织,大力推进,深入开展,努力将我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进步。

2011年9月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曙光路60号 招生电话:0551—63651994 网站地图

合肥第二中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222号

皖ICP备070088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