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工会 > 清廉校园

廉政文化进校园党员教师学习材料

发布时间:2013.01.12 作者: 来源: 访问人数:8454

一、廉洁的内涵

什么是廉洁,廉洁包含哪些要求?这是开展廉政文化建设首先要理清的基本问题。对廉洁的一般理解就是“不贪”。实际上,这一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廉洁是指向社会公共利益的一种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以及据此所产生的道德行为和社会状态。作为一种道德价值、规范和操守,廉洁主要是针对有机会接近和已经拥有各种组织资源的公民,特别是掌握和行使公共权力的公务人员提出的要求;作为廉政的内在条件和根本保证,它与贪污腐败相反对,标树着反腐败的正面旗帜;作为当代中国主流政治倡导和政治目标,它反映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贯思想。因此,对廉洁内涵的梳理和概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直接析其语义,二是自其对立面反推,三是从马克思主义思想系统中寻绎。

1、语义层面的廉洁

据《辞海》释义,“廉洁”即清廉、清白。《楚辞?招魂》曰:“朕幼清以廉洁兮。”王逸注:“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廉洁就是社会个体保持自身清白正直的性状,以守真与守正来拒斥各种诱惑,防止为外在环境所驱使、玷污,并引起变质。可见,廉洁的本义意味着行为主体(个人)一要坚守“公利”原则,能够节制私欲去除私利考量,行为唯义所遵不贪不占,自觉维护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绝不利用手中的权力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二要坚守“公正”原则,行为正当合理,所遵循的原则前后一致,诚信守诺不偏不颇,平等对待所有行为相对人。

2、与腐败相对应的廉洁

廉洁的反面是贪污腐败。腐败的本质特征有三:一是行为主体在应当维护公共利益的情况下图谋私利,趋向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二是行为主体错误地行使公众委托的权力。作为权力的受托人不是正确地行使之,而是故意违背委托人的意志,扭曲权力运行方向,盗用、滥用、错用公共权力来满足一己私欲,搞权钱交易、任人唯亲、公款消费和铺张奢侈等。三是违反法律侵犯规则。行为主体置有形的正式法律于不顾,借助对规则和程序的蓄意侵犯和破坏,试图摆脱一切外在束缚,达到谋取私利的目的。

与腐败相反对,廉洁之德要求掌握公共权力资源(无论是公共组织还是私人组织)的行为主体应当将公共利益放在第一位,特别是在公共利益需要被满足的时候;正确认识和行使公共权力,做到向委托人负责,忠于职守不辱使命;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为人正派处事公正,行为在形式和程序上经得住任何审查。

3、马克思主义的廉洁观

在我国,廉洁除了本义和与腐败的相对义之外,它还被赋予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内涵,马克思主义的廉政思想蕴涵着对廉洁的基本认定。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巴黎公社革命经验的总结,指出只有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人民民主政权,才能彻底消除腐败和官僚主义。廉洁的人民政府首先要取消一切特权,“从公社委员起,自上至下一切公职人员,都只应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薪金。国家高级官吏所享受的一切特权以及支付给他们的办公费,都随着这些官吏的消失而消失了”。其次,要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公仆变为主人”,以及作为“自己仆人”的党内官吏变成“在党内恣意作威作福的官僚”。其三,要实行政务公开。他们十分赞赏巴黎公社委员和各级领导经常参加选民大会,汇报工作,听取批评意见的做法,认为将官员的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是防止权力变质的根本途径。

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廉政思想。他指出,无产阶级国家是劳动人民自己的国家,是为人民服务的国家,它不容许任何人企图利用手中执掌的政权,将国家政权变为掠夺人民、谋取私利和享有各种特权的压迫机器,而应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廉洁工作机关。

毛泽东的廉政思想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他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政治报告中曾指出:“共产党员在政府工作中,应该是十分廉洁、不用私人、多做工作、少取报酬的模范。”“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国家机关,必须厉行廉洁的、朴素的、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工作作风,严惩贪污,禁止浪费,反对脱离人民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

邓小平十分重视廉政建设。他认为廉洁政治的最大障碍是干部特殊化、官僚主义、违法乱纪特别是经济犯罪行为和一些党员干部丧失理想信念。对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官僚主义、经济领域中的犯罪活动和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丧失等现象和问题,他都作出过大量论述和批评。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廉政思想中,我们不难寻绎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语境中的廉洁主要是针对执政党党员干部提出的道德要求,内涵包括:第一,积极服务群众甘做社会公仆;第二,抑制私欲艰苦朴素不搞特殊化;第三,自觉遵守法纪不贪赃枉法;第四,政务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监督;第五,勤勉尽职摒除官僚气息;第六,树立理想信念提高政治修养。

4、廉洁的内涵

一、公利至上。此义项内涵十分丰富,行为主体要消除私欲,正确行使手中的公共权力,树立公仆意识,首先考虑和维护公共利益,一心为公克己奉公,不以权谋私假公济私、脱离群众搞特殊化,同时要积极回应公众的需求,尽心尽职,避免官僚作风。

二、公平正直。行为合乎公正原则,秉公执法,去偏抑私,诚信守诺,前后一致,不受利益左右区别对待。

三、公开透明。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的过程不遮不隐,杜绝暗箱操作,主动接受各种监督主体的监督。

四、遵守法纪。自觉维护法律权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和组织规章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贪赃枉法的事。

五、拥有政治修养。表现为具有崇高的政治理想、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可靠的政治鉴别能力,善于把握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摆脱低级趣味,志存高远,具备较强的抗腐蚀能力。

二、廉政文化的基本含义和历史背景

廉政文化是廉政建设和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以崇尚廉洁、鄙弃贪腐为价值取向,融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和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人们对廉洁政治和廉洁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精神追求,是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党的光荣传统的发扬和光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关于廉政文化,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崇廉尚廉的优良传统,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为五斗米折腰”,倡导“仁、义、礼、智、信、廉”等清官文化,为我们今天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我们党提出了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这一重大历史性课题,比如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党员干部中形成为民、务实、清廉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价值取向,这些都成为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三、廉政文化的战略意义和本质特征

  反腐败斗争既是严肃的政治斗争,也是文化与道德的较量。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需要廉政文化的有力支撑。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有利于增强廉政建设的渗透力、影响力,有利于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也就是说,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拒腐防变的“预防工程”,是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改良工程”,是增强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的“免疫力工程”,是反腐倡廉的“治本工程”。

廉政文化作为一种思想深刻、影响广泛的先进文化形态,在内涵上包括以“八荣八耻”为标志的全民道德伦理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尺度的价值导向文化,以“廉洁从政”为目标的清廉文化,以遵守市场法则、健全市场体系、强化公平竞争为主要内容的市场健康文化,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为根本任务的政治文化,等等;在特征上表现为历史传承性、时代创新性、先进性、全民性、权力指向性等;在功能上体现了导向、约束、凝聚、激励、警示、监督、测评等,潜移默化,影响深远。

四、为什么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首先,从全局上说,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中央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的重要措施。预防腐败,首先要抓“制度反腐”,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同时也要抓“文化反腐”,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可能更为广泛、更为持久。从很大意义上说,党风廉政建设也是先进文化建设,反腐败斗争就是用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斗争。只有拓宽视野,提高层次,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上下功夫,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反之,如果不注重廉政文化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就会因为缺乏先进文化的支撑,而失去应有的战斗力量和积极作用,也会影响“制度反腐”的效果。

其次,从实践上说,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解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薄弱环节的重要途径。现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存在的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是教育工作不扎实。之所以出现教育工作不扎实问题,从深层次分析,廉政文化建设薄弱是一个重要原因。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有助于更好地丰富和深化反腐倡廉教育的内涵,不断拓宽教育领域,提高教育效果。

第三,从理论上说,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要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包含着丰富的廉政文化思想。廉政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廉政文化思想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走民主新路、跳出“历史周期率”;邓小平同志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江泽民同志提出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胡锦涛同志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和廉政建设理论的重要发展。

五、怎样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既要善于汲取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营养,又要研究市场条件对廉政的要求,做好新形势下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既要抓好国家意识的创建与培育、宗教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领袖人物与知识阶层的作用等关键环节,坚决反对腐败文化,着力培育廉洁精神和爱国情操,又要借鉴儒家道德教化思想,加强以崇尚廉洁为内核的政治伦理建设,等等。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在组织领导上,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展所长,广大干部群众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形成整体合力”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目标指向上,要培育全党全社会的廉洁价值理念,营造崇尚廉洁的社会风尚;在建设理念上,要树立廉政文化的市场意识和市场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和打造符合市场规律、人们普遍接受的优秀廉政文化建设品牌,增强吸引力,扩大影响力;在实现方式上,要做到政党特色与大众特色、历史特色与时代特色、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制度特色与情感特色并重,以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廉政文化的功能,在于它通过知识体系、制度安排、言论评价、视听传播等方式发挥舆论和风气的导向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廉荣腐耻的价值判断,倡导尊廉崇廉的社会风尚,营造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的党风政风,从而逐步铲除滋生腐败现象的社会思想根源,推动党员干部廉洁从政,为反腐保廉工作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廉政文化状况,直接决定着这个社会的廉政水准。倡导、探索和实践廉政文化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1、廉政文化建设必须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来对待。廉政文化是一种理念文化,具有强大的向心和凝聚作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强化执政为民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一贯思想和要求,是一条重要的执政经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加强思想教育,健全相关制度,提高执政效率,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充分说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廉政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廉政文化建设必须作为推进反腐倡廉的重要途径来把握。从文化的视角看,腐败是一种政治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传统中腐朽成分的积淀是滋生腐败的深层因素。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如家长制、官本位,中外文化碰撞中的变异现象,如“享乐主义”、“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文化负面影响,如“个人利益至上”、“权力寻租”等,都给反腐败斗争带来了严重挑战。廉政文化具有舆论和风气的导向作用,它与消极腐败意识是此消彼长的,它是廉政建设的基石。如果没有廉政文化的支撑,党和国家的反腐倡廉就失去了活力。因此,廉政文化建设是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腐败不仅要严厉打击腐败分子,而且要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积极倡导廉荣腐耻的社会风尚,教育党员干部和社会大众孤立和反对腐败行为,形成不容腐败的社会舆论,为反腐倡廉提供公众性舆论支撑,占领和挤压腐败文化的生存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反对和防止腐败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一项艰巨的文化建设任务。

3、廉政文化建设必须作为推进反腐倡廉的重要载体来运作。廉政文化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题中之义。廉政文化一旦形成,其包含的精神理念、价值观、道德准则,就会发挥出教育功能、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指导社会成员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我们在推进廉洁自律和反腐败斗争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提高城市的廉政指数,增强党员干部群体的廉洁勤政意识,同时教育广大群众诚信为人、守法立业,形成党风政风与社会风气的良性互动局面。

4、廉政文化建设应该注重实效性,更好的同实践生活结合。廉政文化属于文化范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些属于思想意识形态的建设在实际生活中是无形的,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在通过学习教育以及一些媒介载体的宣传下,怎样能看到辛勤耕耘的成果,是值得我们探讨和深思的问题。当然除了自觉学习廉政思想、行动中体现廉洁作风、坚决同腐败现象作斗争、以身作则外,还要从廉政文化思想和腐败思想在社会上的普遍影响力、社会风气的导向、犯罪案件的频率以及每一个公民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来体现。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作支撑。

七、廉政文化进校园应注重把握三方面内容

1、注重教育对象的多层性

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营造一种氛围,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让孩子在文化氛围中接受陶冶和熏陶,对孩子的廉政教育应是持续不断的“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因此,在对青少年学生加强廉政教育的同时,还应对学校党员领导干部、广大教职员工加强廉政教育,营造一个廉政的校园环境。对校长、教师以及广大学生,廉政教育的重点和要求应有所不同:对于校长和行政干部,重点在于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廉洁自律风范,着力构建思想道德和党纪法规防线,成为师生的楷模;对于教师和教工人员,侧重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倡导严谨治学、廉洁从教的教风,使广大教师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用实际行动为学生做表率;对于广大学生,要遵循青少年的成长规律,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全面展开敬廉崇洁教育。

2.注重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对广大学生的廉政教育,要按照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将廉政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体系,德育体系,与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紧密结合,使诚信守法、正直自律等良好的道德意识根植于学生的头脑之中。小学阶段侧重“启蒙、感召”,培养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廉洁的基本行为表现;初中阶段侧重“明理、立志”,培养学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奠定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基础;高中阶段侧重“修身、践行”,培养学生通过开放性的思辨,认清一些腐败现象的本质、根源和危害,树立规则意识、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引导学生自觉实践诚实正直、遵纪守法等廉洁品质,确立“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是非观。

3.注重教育活动的社会效应

学校是一个小社会,它有相对独立的一面,但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和影响并不仅仅来自学校,学校、家庭、社会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中,加强对孩子廉洁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但同样不能忽视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作用。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的同时,广泛开展廉政教育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主动宣传廉政知识,把廉政文化进校园与廉政文化进家庭、廉政文化进社区等结合,利用教育的双向性,达到学生与家长、教师、社区相关范围内人员的互动,进一步放大廉政文化进校园的社会效应,将廉政文化进校园与整个社会的敬廉崇洁活动融于一体,充分体现其在社会“助廉、促廉、倡廉”系统工程中积极作用。

八、廉政文化进校园应突出“四个”结合

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和青少年廉洁教育是一项播种廉洁种子的工程,更是一种功在长远的启蒙教育。廉政文化教育不能急功近利,从眼前看活动实际效果难以显现,体现在孩子身上的任何积极向上的东西,都要有个过程,经过一段时间后,廉政文化教育效果才有可能会体现来。因此,应把廉政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来抓,把廉洁教育贯穿、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使廉政文化进校园与办学中的日常工作实现无缝对接,而不使其成为一股风、一阵雨,真正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以此促进校风、教风和学风的不断创新。 

一是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与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加强党员干部从政道德教育,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

二是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两者有机地融合起来。要充分利用现有校园文化的平台,加载精神境界、价值观念、 道德修养、敬业精神、人格品德、廉洁操守等教育内容,进一步扩大校园文化的内涵,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

三是与开展“三风”建设相结合。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与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校务公开、重大事项公示、大宗物品招投标等结合,以一种党员、干部、广大师生乐于参与、易于接受的形式来增强教育的广泛性、深入性和有效性,树立党员、干部、广大师生“敬廉崇洁”的道德观,创造学校内部廉洁、清正、和谐、守法的氛围。

四是与学校素质教育相结合。把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有关内容纳入学校德育体系,挖掘历史、语文、政治、社会、思想品德等学科中的教育因素,使廉洁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并选取适宜主题,以研究性学习、主题综合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曙光路60号 招生电话:0551—63651994 网站地图

合肥第二中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222号

皖ICP备070088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