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工会 > 清廉校园

廉政文化进课堂——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发布时间:2013.01.14 作者: 来源: 访问人数:10467

顾从容

授课人

顾从容

授课班级

高一(5)

授课时间

2011年4月

课  题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知  识

目  标

1、了解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机制。

2、理解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能  力

目  标

1、归纳分析监督政府权力的内涵、途径和意义

2、辨证的观点看待政府权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培养积极参与民主监督的政治素养,体会政府自觉接受监督的意义,培养廉洁

守法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教学难点

为“阳光工程”喝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探究法、谈话法、图表法等

教学手段

多媒体

二、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1、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1)必须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① 必要性

◆ 政府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公民必须参与对公共权力的监督。

◆ 我国政府的权力是法律和人民赋予的,政府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监督政府。

◆ 权力是把双刃剑

② 现实意义——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2)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是关键

如何建立: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① 充分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② 法制的约束和监督

(3)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① 行政系统内部:上级政府、监察部门、法制部门、审计部门

② 行政系统外部:

◆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

◆ 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

◆ 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 群众通过法定渠道(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的监督:

◆ 司法机关的监督:

◆ 政党监督

2、人民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1)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制政府的基本要求。

(2)“阳光工程”的重要意义

教学进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解了政府应该如何行使权力,我们知道,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运用的好可以造福于民,而一旦超越法律,滥用职权,就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因此,政府的权力行使,必须受到监督。

二、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探究活动】     

生探究、讨论,师归纳小结:《焦点访谈》代表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利益,是群众的喉舌。我国对政府的监督方式多种多样,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既有利于维护人民利益,又能够督促政府工作,保证依法行政。     

1、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设疑】为什么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1)必须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① 必要性

◆ 政府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公民必须参与对公共权力的监督。

◆ 我国政府的权力是法律和人民赋予的,政府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监督政府。

◆ 权力是把双刃剑

A. 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

B. 权力一旦被少数人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可能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就需要建立健全政府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② 现实意义——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保证清正廉洁,防止滥用权力,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更好的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保证真正做到权为民用,造福于民,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

【设疑】对于权力的监督问题,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对此都有深刻的论述,但是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思路。这两种不同的思路是什么呢?应该如何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生探究讨论,师归纳小结:这两种观点指出了制约和监督权力的两种不同形式,一是指各国家机关之间相互制约和监督,另一种是指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孟德斯鸠作为“三权分立”学说的创立者,强调系统内权力制衡是保证权力不被滥用的根本途径;我国古代学者王充的名言是强调公众监督对于统治者手中权力运用的重要性,这种监督属于系统内部的监督。

(2)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是关键

【设疑】邓小平同志曾经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很显然,要有效地制约和监督权力,防止权力的滥用,关键就在于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建立机制的意义[事前监督;时时监督]。那么,应该如何着手建立这个机制呢?

生阅读教材思考、回答。

如何建立:建立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① 充分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民主的制约和监督:就是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真正约束掌权者的行为。

案例:《2006年,民间反腐力量凸现》:2006年作为一个反腐关键年,民间反腐将作为重要力量凸显出来。2006年1月5日,渭南市移民局工会主席李万明完成了他有生以来的第616次举报:在2003年的一次水灾后,国家发改委下拨给村民建房补助款5906万元,却仅有50万元落到村民手中,其余均被省市相关部门截留。 616次,这个平凡的数字昭示着反腐的不易,也表明民众对反腐的勇气和决心。

② 法制的约束和监督:就是要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使掌权者办事有统一的规范可遵循,确保权力依法行使,合理运行。     

(3)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① 行政系统内部:上级政府、监察部门、法制部门、审计部门

监察、审计部门是政府内部的行政监督部门,通过加强廉政监督、执法监督、效能监督,督促政府工作人员廉洁从政,防止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监察部门通过加强廉政监察、执法监察、效能监察,督促政府工作人员廉洁从政,保证政令畅通,防止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审计部门是通过加强对财政预算执行和收支、政府投资管理和重点建设项目、重点国有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及税收征管的审计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依法处理。

② 行政系统外部: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群众通过法定渠道(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

◆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这是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在它的基础上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监督的具体形式是:政府要定期向人大报告其工作;质询;

◆ 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人民政协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它可以通过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也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主动向政府机关提出建设性意见。

◆ 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公民可以通过行使监督权,对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实行监督。具体的形式是提出批评和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等。新闻舆论通过调查、采访,暴露政府行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从而监督政府的行政。

◆ 群众通过法定渠道(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的监督:政府行政过程中侵害群众利益时,群众可以到相关政府部门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到司法部门提出行政诉讼。

◆ 司法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是国家行使审判、监督守法的机关,它通过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行司法监督。

◆ 政党监督

展示案例,让学生判断监督的形式

例1:广州市人大代表与市财政局面对面“过招”,代表们对政府的预算开支提出了许多质疑的声音。代表们提出了一连串尖锐的问题:部门预算中一台办公电脑竟然要2.5万元?”、“办公厅编制177人,配有122辆车,为何每辆车每年还要4万多的维修费?”等。人大代表监督政府如何花钱,一直是近几年来人代会的焦点之一。据介绍,以后每年的代表大会都将由人大代表来确定审议预算的部门。(权力机关的监督)

例2:全国“两会”期间,来自广东的全国政协委员李成日到北京周边的高速公路上实地考察指示标志。他发现,即使在我国高速公路标志最为规范的地区,北京的高速公路依然存在指示牌不明确的现象,由此也导致有些罚款不清不楚。据此,李成日委员提案建议统一规范全国公路的指示标志。(人民政协的监督)

例3:湖南嘉禾县县委、县政府滥用行政权力强制推进房屋拆迁,引起民众的极大愤慨,引发了群众的集体上访。中央电视台《社会纪录》栏目对此做了《湖南嘉禾拆迁之痛》的节目,报道了嘉禾拆迁过程的种种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国务院高度重视这起事件,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及有关规定,有关方面已撤消了周余武等人的嘉禾县县委书记、县长职务。对涉嫌触犯刑律人员的刑事责任,由司法机关调查后做出决定。(新闻舆论监督、社会公众的监督、上级政府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

例4:深圳市监察局日前宣布:今年在加强廉政监察和查办大案要案的同时,将加大力度查处七种行政过错及行政效能问题,对行政过错的典型案件,还将进行通报批评或在新闻媒体上曝光。今年将严格执行《深圳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以促进机关作风转变,提高政府部门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监察部门的监督)

【过渡】 建立健全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有利于我们的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建设法治政府;也有利于政府不断增加工作的透明度,让老百姓对涉及公众利益的问题都享有知情权。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人对于政府行为的“文件依据”却毫不知情。这充分表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已经迫在眉睫。值得庆贺的是,我们的党和政府已经充分意识到这方面的重要性,并且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多种方式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2、人民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1)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我国的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只有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才能更好的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执行和捍卫人民的利益,才能保证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落实。

【设疑】什么是“阳光工程”?为什么要实施“阳光工程”?实施“阳光工程”有什么意义?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归纳。

(2)“阳光工程”的重要意义

含义:我国政府为了方便人民群众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建立了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这一举措深受群众欢迎,被称为“阳光工程”。

实施目的:政府制定和发布文件,一方面是规范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另一方面是保证人民的权益,目的是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意义:实施“阳光工程”,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性,是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表现。它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性,便于加强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有利于人民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探究活动】

学生探究讨论,师适时进行点拨。

案例:开放“红头文件”查阅,建立“政务公开网”、让百姓通过网络查询文件和信息,这些都是监督权力的具体形式。每年两会期间,据人民网、新华网、搜狐网、新浪网和央视国际网不完全的统计,对政府提出的意见和给总理本人提出的问题,都多达几十万条。这一方面反映了民众对“两会”的关注,同时也反映出我们的政府在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打造“阳光政府”的大道上走得更快、更远了。

【课堂总结】

【实例探究】

[例1] “干部用的准不准,交给群众审一审,干部用的行不行,交给群众评一评”,这种干部任用公示制度  (         )

A. 表明公民有广泛的政治自由      B.有利于对政府依法行政的监督

C. 体现了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      D.表明公民享有选举权

答案:B

[例2]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是加强对政府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关键,这一机制主要靠   (   )

A.举报和惩治     B.民主和集中   C.民主与法制  D.批评和建议

答案:C

[例3]政府接受监督是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只有接受监督才能(    )

① 保证权为民用   ②保证政府清正廉洁   ③提高行政水平和效率   ④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课外作业

 研究学习: 查找古今中外廉洁故事案例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曙光路60号 招生电话:0551—63651994 网站地图

合肥第二中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222号

皖ICP备070088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