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研创新 > 教学研究

析于小江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发布时间:2013.08.25 作者:胡毅林 来源:教科室 访问人数:8250

        2013年7月25日,我怀们二中25位学子带着激动而又期待的心情来到了历史名城、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参加合肥二中骨干教师集中培训的学习。

        我们不会忘记广西师大王枬教授的从容和典雅,不会忘记熊宜勤老师的心理减压,不会忘记何昭教授独特的授课方式和爱自己的幽默语言,更不会忘记马佳宏教授的博学多才和硕果累累,更不能忘记于小江老师所创造高中语文教学的考试奇迹……

        听课之余,我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提升自己,除了聆听大师们的精彩讲座,或许我还要聆听学生,聆听课本,聆听课堂……想到更多方法激活语文课堂。

        我们学生的差异性较大,不同层次的班级都会出现很多状态:课堂沉闷、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下……这一切是因为“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文化遮蔽了教育的原生性目的”,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功利性思想。由于学科特点的原因,高考语文成绩得高分不易,考分差距也不是很大,高中语文学习在学生心理的地位堪忧。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重新热爱这门学科,这是困扰我的一个大难题。要解决它,需要从多方面努力。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角度试作一些探索。

        一、精心选择教法,提高学生的兴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所授教材内容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采用适当的方式,于小江老师的课堂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学生想学,甚至主动去学,所以收到极佳的课堂教学效益。学生会因为少上一次她的课而抱憾,她是怎样做到的呢?

        (一)巧置悬念,抛砖引玉

        针对学生的好奇心理,巧妙地在课前或课中设置悬念,提出疑问,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其原因,那么课堂教学定会活起来。在教授高中语文小说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预习之后,设置悬念,假如,林教头在山神庙没有忍无可忍奋起反抗,他会成为梁山好汉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产生争论。进入课文,学生分析后便得出答案,并能理清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即情节了,进而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创设情境,以境致情

        现代课堂教学可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此情此境下受到感染熏陶,以境来达到入情的目的。具体可以采用多媒体、影视片断等手段。于小江老师曾执教《我有一个梦想》,利用影片展现黑人遭受的不平等待遇,并以之贯穿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因同情而产生激奋,因激奋而融入情感与理解:“朋友们,今天我对你们说,在此时此刻,我们虽然遭受种种困难和挫折,我仍然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斗争,一起坐牢,一起维护自由;因为我们知道,终有一天,我们是会自由的。”通过情境的创设和课文内容的结合,学生情绪激昂,并对自由做出全新的认识。教学情境的创设还可以利用教师精美的语言,借助美术手段等多种方法达成。在她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展示画面,分组合作也秩序井然,事半功倍。考试得高分,课堂有兴趣她都做到了。

        (三)利用朗读,以读促趣

        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是读。课堂上恰当运用读的方式教学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话剧《雷雨》课堂教学为例,在品味人物个性特点的时候,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同学甲读周朴园的语言,同学乙读鲁妈的语言,教师旁白。声情并茂的朗读,把人物性格演泽得淋漓尽致:学生沉浸其中,课堂气氛活了,学生理解加深了……

当然,读的方式很多,还可以有小组读,表演读等等。

        二、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激活课程资源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高中语文文学作品占了很大比重,它们承载着传播文化的重任,其人文性能引起读者(学生)共鸣,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必然吸引学生,让学生喜爱语文,喜欢上语文课。

        (一)针对学生的基础,用活教材资源

        针对学生的基础以及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实情,灵活处理教材,发挥教材本身的吸引力,拓展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既注重语文运用,又重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的教学中,在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后,引导并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设置问题情境,针对现在城市大规模建设,很多古老建筑都被拆毁的问题进行讨论。是拆还是留?让学生积极的讨论。学生以前启而不发的状态变成了积极热烈的情况。让语文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中。还可开办学生喜欢的讲座,举办学生喜爱了的语文课堂活动诸如课本剧表演,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辩论会等,学生驰骋于开放的语文教学中,享受语文带来的快乐。

        (二)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教材是《课标》的载体,是课程目标实现的手段。因此,教材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应用活教材这个例子,而不是把它当做死材料。

        用活教材内容,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像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沸反盈天”。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遍树”,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想像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只要有适宜的情境,学生所爆发出的想像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新教材中选入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不少文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的内容。若能对文中涉及矛盾关系细加品味,深挖本质,触类旁通,改变视角,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些矛盾关系的看法。不仅使课堂活跃,而且有利于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如果我们语文老师去想方设法地、千方百计地设计、上好每一堂课,力争将自己的课新颖、精巧地设计而上出特色,牢牢地吸引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将语文课堂演绎成七彩的“人生殿堂”和“知识的迷宫”,使学生陶醉在你的彩虹似的、绚烂多姿的语言艺术和课堂设计里而乐不思“蜀”、乐不思归、乐而忘忧。这样的语文课,谁又能否认它是最有趣、最富魅力的语文课呢?我们还可借助时政新闻激活语文课。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鲜活的语文“活水”已流到了语文课堂的门前,我们再紧闭大门,让学生钻“故纸堆”,让学生“嚼蜡”式地闷“死”在你的课堂里,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全部。

        也许,她所做到的是我曾做过的,不同的是:我没有她那么执着,那么创新,总是在变化中看待学生的学习而不是看中考试。好好反思自己,好好改革课堂!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曙光路60号 招生电话:0551—63651994 网站地图

合肥第二中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222号

皖ICP备070088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