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课堂——“共情”让亲子交往更和谐

发布时间:2025.02.01 作者: 来源: 访问人数:191

先分享一个小故事:

太阳和风打赌,看谁能够让一个人脱下外套。风先上,他呼呼地吹起来,卷起落叶和石块。而这个人呢,不仅没有脱外套,反而把衣服裹得更紧了。

风灰溜溜地败下阵来,轮到太阳了。太阳不疾不徐,他照耀着大地,温度越来越高。那个人呢,很快就热得脱了外套。

亲子交往中,如果家长像风一样,希望通过施加压力和威胁改变孩子,那么风力越大,孩子就会越防御。强压有两种后果:一种是表面妥协,心里委屈愤怒;另一种是奋力抵抗,两败俱伤。

如果家长能像太阳一样,不施压、不强迫,不急不躁地影响他人,那么用不了多久,对方的态度就会改变。这种改变不是你强迫他改的,而是他自己想要改。他不会认为是你改变了他,他觉得这是自己的选择。而事实上,你已经不动声色地改变了他。

亲子交往时,我们这样做,关键之处就在于共情。共情就像太阳照耀对方一样,温柔又坚定,持传达着影响力。看上去太阳只是在发光,好像什么也没做,却已经悄无声息地改变了一切。

一、什么是共情

共情是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并相应地给出回应的能力。共情就是能够在深层次上去理解一个人,去感觉对方的感觉,明白他的想法、动机、判断和渴望。

很多父母会把共情理解成同情。它们有相似之处,但不是一回事。

同情是“我”对“你”产生的感受。在心理上,我是高的,你是低的,我和你是不平等的。

共情是“我”感受着“你”的感受。心理上,我和你是在一个高度,是平等的。

“共情的实质就是——把你的生活扩展到别人的生活里,把你的耳朵放到别人的灵魂里,用心去聆听那里最急切的喃喃私语。”

二、你是在“说教”还是在和孩子“共情”

1.当孩子面对挑战自信心不足,想退缩时

家长A:我相信你肯定可以!

家长B:遇到困难有些担心是很正常的,妈妈有时也如此,但我们还是可以做点啥试试看,你觉得呢?

2.当孩子觉得自己不行时

家长A:怎么可能呢?你明明做得很好啊!

家长B:你是怎么做出这样的判断呢?妈妈想听听看……哦,原来是这样!你好像忽略了你……

3.当孩子裹足不前缺乏行动力的时候

家长A:你磨蹭什么?!你去做啊!你快一点啊!

家长B:我注意到你好像不是很想做这件事,可以跟妈妈说说为什么吗?遇到了什么困难?

4.当孩子做错了事情还发脾气

家长A:你自己做错了,你怪谁呢?!还好意思发脾气?!

家长B:妈妈猜你也想做好,而感到沮丧、难过,甚至有些自责,其实难过也是可以的!这很正常……现在有没有好一点,我们想想看能做点啥承担责任,并让自己不再犯错。

5.当孩子很聪明却不愿意努力

家长A:他啊,很聪明的,就是不努力!

家长B:他和别的孩子一样聪明,但所有的进步,都是他努力得来的!最近表现不好,可能努力少了一点哦!

6.当孩子玻璃心

家长A:这有什么呀?又没说你什么!

家长B:大家指出你的不足,你好像很难过,是觉得自己不够好吗?你好像很怕自己不够好?一直被别人的评价影响着,不知道有没有这个发现呢?

7.当孩子想偷懒时

家长A:你又偷懒了!

家长B:你看起来好像累了,适当休息一下,你想什么时候开始?

8.当孩子输了或者失去了某个机会或丢了某个东西感到难过

家长A:这有什么,下次还有的是机会!再买一个就行了!这有什么呢?!

家长B:这的确让人感到难过,你可以难过的……现在好一点没有/你打算怎么做呢/妈妈有个建议要听听看吗/好的,我支持你!

9.当孩子表达不满意或者不认可

家长A:你还有不满意?你怎么能这么想?!

家长B:哦,说来听听看!我想你多说一点.

10.当孩子耍赖耍横哭闹蛮不讲理

家长A:今天就看谁厉害!

家长B:我知道你很想妈妈妥协,虽然妈妈很爱你,但这件事不能这么做!

家长A和家长B最大的区别是角度,一个站在自己的角度,一个站在孩子的角度。如果站在自己的角度,用的是自己的“经验”“判断”或“理解”,而站在孩子的角度,是用孩子的眼睛去看、耳朵去听、心去感受,帮助孩子建立属于自己的经验。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曙光路60号 招生电话:0551—63651994 网站地图

合肥第二中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222号

皖ICP备070088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