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合肥二中高一学子的研学旅行日记——高一7班胡宇霏

发布时间:2024.04.09 作者: 来源: 访问人数:671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行之愈笃,知之益明。为贯彻“五大行动”文件精神,落实五育并举育人模式,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参与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合肥二中高一年级于3月28、29日开展了“实践醇美艺术 重温红色经典”主题研学旅行活动。

旅程中,同学们深入皖南,探寻课堂之外的诗情画意,感受红色精神的独特魅力,磨砺了意志,锻炼了能力,在研学基地充分展现了合肥二中学子青春风采。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各班级同学对于此次研学旅行的心得体会吧!

  

饱览黄山美景,重温红色经典

作者:高一7班胡宇霏

 

为了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践行格物致知之精神,我班经学校组织于3月28-29日前往黄山市开展春季研学活动,让同学们通过研学,眼观四海风物而胸怀五岳精神,增长见闻,蕴养道德,陶冶情操,锻炼能力,将书本照入现实,使人生不断进益。 

3月28日上午7点整,全班同学从学校启程,经过约四小时车程来到美丽的黄山市黟县,开展此次研学之旅。

一路上秩序井然,却又轻松自在,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当天中午,学习组织大家集体用餐后便驱车前往翡翠谷景区。美丽的峡谷让同学们切实感受到"重岩叠嶂,遮天蔽日"式的壮美自然风光。谷中分布着100多个形态各异的彩池。池水清澈见底,流水湍急,池里的砾石还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芒,美不胜收。 

下午3:10,我们来到宏村,感受粉墙白瓦的魅力,探究建筑与文化之间的联系。房屋和水景观的设计是古村落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在众多的传统古村落中独树一帜。宏村的水系错综复杂,其中最微妙的人工水系便是活水。

月沼是宏村水系发展的重点,位于村落中心,汪氏宗祠正南。在地狭人稠、建筑密集的粗诺中心,月沼由西北角的进水口引上游水圳之水,池塘北延直,南延弯曲,恰好一轮弯月,因而取名“月沼”。月沼弦长近50米,面积约1800平方米,水深约1米,月沼之水通过两个出口控制水位,引水至下水圳。这一池清澈如镜的碧水,活化了周围居住环境,调节了村落小气候。

月沼的弦部都是用简洁的石栏板镶嵌在13个方圆头的方柱上,13根石柱,象征着护卫村落的“十三太保”。

月沼建成后,村人相继以延月沼倚祖祠建房盖楼,敬修堂、根心堂、冒华居、聚顺庭、敦本堂、望月堂等典型民居先后建成,至今保存完好形成月沼民居群。

宏村月沼已成为村落中心最重要的景观之一。一池清水平如明镜,蓝天、白云、碧峰、粉墙倒映其中。在实地考察中,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古人的工匠精神,为安徽故乡能有如此令人惊叹的文化底蕴而击节称赞。 

晚餐过后,篝火晚会如约而至。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多才多艺的各班同学们争相献艺。大家雀跃欢呼,现场掌声雷动。那一晚至今令人记忆犹新,犹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3月29日上午8:20,同学们前往参观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重温红色经典。大家积极参与为英雄献花圈活动,集体跟诵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句句箴言以示广大青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踔力奋发,为国效力的心愿。

上午10点左右,全班来到水口园林第一村——唐模村。此村由唐朝越国公汪华的太曾祖父叔举创建,是一个具有浓郁徽派气息的皖南古村落,素有“风雅山水田园,徽派古建长廊”之称。在此同学们欣赏着银杏之美,与野鸭和猫狗同行。真真切切的拥抱着那美丽而亲切的大自然。

午餐过后,大家来到了此行最后一个景点——花山迷窟。花山迷窟号称世界第九奇迹。在此处我们深入了解了花山迷窟的构造和地质演变,并且探究了迷窟的构成,学习了地矿地表知识。这极大地增加了同学们对于地理学科的兴趣。不仅如此,迷窟中的光影轮回也让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此次研学活动使同学们饱览黄山市美景,深刻感受到了当地风土人情,同时也重温了红色经典,大家收获颇多。


来源:高一级部

摄影:高一7班

撰稿:高一7班胡宇霏

统稿:焦民进

审稿:胡毅林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曙光路60号 招生电话:0551—63651994 网站地图

合肥第二中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222号

皖ICP备070088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