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实验中学——离校五十年随笔(2)

发布时间:2018.06.05 作者:1968届校友 李元平 来源: 访问人数:4660


顺着主道继续往南,就是高中部的大楼。

高中部大楼呈L型,东边四层,西边五层,大楼的正门在西边高起部分的一层,落在学校的中轴线上,正对着主道路上。大楼的设计原本应该也是对称的,西边也应有四层的伸展,许是学院换了几次上级主管,更名几次,又或是经费有限而省略缩短了一些,但是在初建时做了建筑的地基,为以后再建留下了基础。

高中部大楼对我们初一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向往的地方。我在报考实验中学前,就听说,当年陆定一到安徽来视察,同李凡夫讨论过,安徽两所中学,一个实验中学,一个下塘中学,国家先挑选这两个学校的高中毕业生,剩下的省管大学全包了。可惜啊,一场浩劫把一切都改变了!

高中部大楼我去的不少,只是每天从大门穿进穿出,了解不多。但有一个地方还留在记忆里,那就是一楼东边的阶梯教室。阶梯教室是上大课的地方,我没有在那里听过课,但是当年高中的学长们经常在那里举行各种活动。我是在学长们举行文艺汇演时有幸作为观众进入阶梯教室的。学长们的文艺水平令我大开眼界,特别是周书浩和刘阿慧两位学长的相声让教室里笑声不绝,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记忆里。

高中部大楼门厅二楼南边是一间很大的办公室,办公室的南边有一个很大的露台,露台正对着学校运动场,站在露台上,运动场一览无余,露台是学校召开运动会或露天大会的主席台。

  实验中学的运动场是合肥市内中学中最好的运动场。它有标准的四百米跑道,标准的十一人制和七人制足球场,跑道的东面有篮球场、排球场,还有一个射击场;跑道的西边有单、双杠等体育器材。晴天时,体育课都在运动场上,偶尔碰上雨天,体育课也会在大礼堂上。

  我们班有两位体育老师,张忠泉老师和张本忠老师。体育课开课时,同学们列队完毕,老师喊“为祖国”,同学们接着喊“锻炼!” 在运动场上,我们踢过球,玩过各种器械,参加过学校的运动会。记得当年开展过从合肥跑到北京的活动,我们每天把跑步的里程记录下来,看谁能最先跑到北京,为了赶进度,不能落后,有一天早锻炼,我曾一下子跑了二十五圈。

  学校的学习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进校没多久,每个班就组建起各个兴趣小组,有学无线电、做矿石收音机的;有学乐器、声乐的;有专门读书的;也有参加体育活动的;还有其它方方面面的。记得我们班的周小和同学搞了一个研究火箭的兴趣小组,在我们班影响不小。
  当年学校的生活尽管吃不饱,但在精神上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那时候正值全国人民学习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学习王杰榜样——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的年代。记得每天下午五点半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小说连播节目里,由关山演播的《欧阳海之歌》及《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等长篇小说,从学校的高音喇叭中传出的时候,校园里一片寂静,同学们都受到了极大的感染。
  我们曾经的愿望是:努力学习,为人民多做贡献,用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报效我们伟大的祖国。然而,就在我们初一年级即将结束的时候,一场狂热的运动席卷了中华大地,把我们的命运改变了,把在校学习的前途葬送了。两年以后,一九六八年十一月,学校通知:同意我下放到青阳胜利公社插队落户。于是,我办理了户口迁出手续,整理好了简单的行装,等待出发。
  一九六九年元月二日下午五点,母亲送我到公交车站,赶当天最后一趟西郊班车。一路走去,站在车站等车,母子俩无语。车快到站时,母亲说:“好好保护好自己。”然后背过身去。我知道,母亲在流泪。那时,我的父亲还被关在“牛棚”里,姐姐下放长丰,弟弟因父亲的问题被学校拒之门外,我还不满十六周岁,即将远离家门,前途在哪里,前景不敢设想。我强忍住眼泪,登上班车,向母亲挥了挥手。
  公元一九六九年元月三日早上,一帮同学校友爬上了送我们去青阳的带蓬卡车。送行的人群中,有我的班主任王庭惠老师。汽车缓缓地启动了,那天没有锣鼓,也没有鞭炮声,只有送行的人们在拼命的挥手告别。
  再见了亲爱的母校,尽管我在学校只读过一年的书,但您给我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再见了亲爱的母校,此一去前途茫茫,什么时候还能再有机会坐在教室里读书学习,什么时候还能回来看看熟悉的母校,什么时候还能探望我们敬爱的老师们?!
  幸运的我在两年后的一九七一年元月,招工进了合肥钢厂,成了工人阶级中的一员,可是我们的母校却因为合肥师范学院的拆分而下放到了淮北,老师也跟着学校一起下放了,从此留下了很多的遗憾。
  五十年过去了,站在实验中学旧址的这块土地上,仿佛又回到了同学少年。我们——实验中学的老三届学生,没有因为文革的打击而沉沦,没有因为社会的嘲讽而堕落,更没有因为命运的变化而改变初衷!我们始终在努力,我们先是为中国的发展打基础,接着又参与了中国的高速进程,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祖国的强大,奉献了我们宝贵的青春年华。我们这一群合肥师范学院实验中学最后的学生们,以正直、善良、刻苦学习、自强不息的精神,为我们已经失去的母校赢得了社会和教育界的赞扬和尊重。    

  预祝毕业离校五十周年纪念活动圆满成功!


(现在的体育操场)

原实验中学初一1班李元平2018.6

上一篇:回归

下一篇:难忘实验中学——离校五十年随笔(1)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曙光路60号 招生电话:0551-63651994 皖ICP00352865号 技术支持:明大网络

合肥第二中学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1-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