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1日高三(1)班同学在本班教室举行了高中最后一次元旦联欢,在宣传委员的组织下,最终选择观看电影《火星救援》。这给紧张学习下的一班同学带来一丝放松与启示。
同学在观影
电影的故事很简单:宇航员马克在火星上遭遇风暴,队友认为他已经死去,于是抛弃他离开。结果马克没有死,他在火星上依靠仅剩的原料种植土豆,坚持生活。最后在国际力量的共同努力下,队友返航将他救出。
一班作为理科班的代表,同学们自然对其中的科学道理深有感触。比如宇宙航行的轨道计算、物体在太空环境的运动、火星大气的组成、食物的供给等等……
这些隐藏在电影中的科学,无不使同学们思考讨论,同时也感叹电影艺术的有趣,和科技的伟大。
向天际进发!
话题回到这部电影上,这部电影获得了金球奖的提名,作为科幻片来说十分难得。有人说科幻片的生命在于真实,有的人不这么认为,但《火星救援》就是这么演绎的。
电影的真实体现在科学上。从电影的道具火星服、火星车、火星上的居住舱都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而且电影的拍摄还得到了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大力支持。并不像其他一些科幻片隐晦难懂的科学幻想,这部电影用最简单的语言说出了众多技术所含的道理,这应该引起不少同学对航天的渴望吧。
范玉同学,通过了第二步的民航飞行员的测试,电影的宇航员也是“同行”了!希望他在他的理想之路上越走越远!
向前一步,相信自己!
在科技的硬核下,是人性的光辉。电影的真实还体现在对人物心理的描写。想象力澎湃的作品总能带给人们这样的感觉,自己浅薄的认识被引进一个恢弘瑰丽的世界,就像掉进兔子洞的爱丽丝,所见的一切都充满奇异的美感。电影如《鲁滨逊漂流记》、《荒岛余生》一样将一个人放入绝境之中,看他如何生存。这毕竟是一个人的舞台,除了与天斗与地斗,就只剩与自己斗了。与自己斗无疑是最有感染力的情节,用电影也更淋漓精致的表现出马克的心理,从一开始的绝望到后来的坦然。他绝境下听的迪斯科音乐也响彻火星大地。
学凯同学在高三的学习态度老师同学们都历历在目,成绩也取得了进步。就如马克一样,相信自我,梦想总会实现的。
高三学生的“土豆”
土豆贯穿电影始终,当马克的土豆发芽时,他充满希望,当他吃到自己的土豆时,他感到满足,当他回到地球时看到地上一株土豆芽时,他满怀敬意的说了一句:“你好啊!”虽然马克说:“打死我我也不回火星种土豆了”但他心里一定明白,土豆改变了他的一生。
我们的高三生活不也如此吗?知识就如“土豆”,当我们获得知识时,我们惊喜,当我们取得成绩时我们满足,当终有一天,我们高考结束,再也不用在校园种“土豆”,嘴里说着:“打死我我也不回中学了!”但我们心里也明白,高三生活也改变了我们的一生。
马克难道没有感受到孤独的痛苦吗?答案是,肯定有!当火星夜幕降临,窗外飞沙走石,不得片刻安宁。马克独坐桌前,没了积极乐观而是满脸忧郁,此时他又在想什么?而这份忧郁也一闪而过了,火星的清晨马克又坚定地走上自救之路。高三的生活虽没有电影那般辛苦,但每一天又有哪位同学不是在天没亮之前就坐上公交,在天黑以后回家?没有多余的话,只有始终如一的坚持。虽然冬天的夜晚寒冷,但他们的内心一定是温暖充满希望的,就像马克走进土豆培育室,看见一株幼苗破土而出,挂着露珠,娇小而强壮。
愿每天日落时,我们能安心满足地对这一天说再见,May the force be with us(愿力量与我们常在)!
制作:高三1班 费礼敏
上一篇:夕阳中的坚强
下一篇:2016―展望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曙光路60号 招生电话:0551-63651994 皖ICP00352865号 技术支持:明大网络
合肥第二中学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1-2016 All Rights Reserved